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更多 > 涨姿势 > 正文

[涨姿势] 印度洋重力洞:古代海洋死亡造成的地球引力场凹痕

作者:精品下载站 日期:2024-12-13 13:52:17 浏览:13 分类:涨姿势

印度洋重力洞:古代海洋死亡造成的地球引力场凹痕


印度洋“重力洞”是一个地球质量减小的区域,导致引力较弱、海平面低于平均水平,而科学家们才刚刚开始解决这个难题。

当您通过我们网站上的链接购买时,我们可能会赚取联属佣金。这是它的工作原理。

[涨姿势] 印度洋重力洞:古代海洋死亡造成的地球引力场凹痕

印度洋“重力洞”是地球重力场最深凹陷的地方。这是一个引力非常弱的圆形海洋区域,海平面比地球其他地方低 348 英尺(106 米)。这个巨大重力洞(技术上称为大地水准面)于 1948 年被发现,其起源直到最近仍然是个谜。

相关:“地球内部比重力更强大的力量”:磁力如何将自身锁定在我们的星球内部

该洞面积 120 万平方英里(310 万平方公里),位于印度西南 746 英里(1,200 公里)处。自从地球物理学家首次检测到它的踪迹以来,各种理论都试图解释它的存在,但答案直到 2023 年才由《地球物理研究快报》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得出。研究人员使用 19 个计算机模型来模拟过去 1.4 亿年来地球地幔和构造板块的运动,然后梳理出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大地水准面产生的情景。

研究表明,印度洋重力洞是在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之间存在的特提斯古海洋死亡后形成的。特提斯位于一亿八千万年前冈瓦纳大陆分裂期间滑入欧亚板块下方的一大块地壳上。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地壳的碎片深入地幔。

大约 2000 万年前,当这些碎片降落在地幔的最底层区域时,它们取代了源自“非洲斑点”的高密度物质,“非洲斑点”是一种致密的结晶岩浆气泡,比珠穆朗玛峰高 100 倍 u>,被困在非洲下面。低密度岩浆羽上升取代了致密物质,减少了该地区的整体质量并削弱了其重力。

科学家们尚未用地震数据证实这些模型预测,这可能有助于验证洞下方是否存在低密度羽流。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地球的岩浆充满了奇怪的斑点,其中包括一些被认为失踪的东西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不仅仅是地球,对火星的探索也发现了潜伏在地球表面以下的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斑点

发现更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方,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地球上一些最引人注目的景观背后的奇妙历史和科学。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