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更多 > 涨姿势 > 正文

[涨姿势] 自 1970 年以来,地球野生动物数量平均锐减 73%

作者:精品下载站 日期:2024-12-13 15:00:48 浏览:13 分类:涨姿势

自 1970 年以来,地球野生动物数量平均锐减 73%


新的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生命力报告被描述为“明确而紧急的警告”。

[涨姿势] 自 1970 年以来,地球野生动物数量平均锐减 73%

南美洲的野生动物种群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尤其是两栖动物。  

图片来源:Patrick K. Campbell/Shutterstock.com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地球生命力报告》,人类活动在短短 50 年内导致了受监测野生动物种群平均规模的“灾难性”下降。

这份每两年发布一次的新报告借助伦敦动物学会开发的地球生命指数深入研究了世界生物多样性状况,该指数从 1970 年到 2020 年监测了 5,495 种脊椎动物的近 35,000 个种群。

总体而言,受监测野生动物种群的平均规模下降了 73%。然而,研究作者指出,了解该统计数据的实际含义非常重要。 

“统计数据本质上是世界各地脊椎动物物种的平均数量减少了多少。所以这是这些人口平均规模的变化。地球生命力指数项目联合经理瓦伦蒂娜·马可尼 (Valentina Marconi) 告诉 Science-News.dev

“它只是表明自 1970 年以来平均人口规模发生了多少变化,”她补充道。

下降最严重的是淡水种群(85%),其次是陆生动物(69%),然后是海洋动物(56%)。 

这些趋势是由多种复杂因素推动的,但有一些突出的罪魁祸首:栖息地退化、过度开发、入侵物种、疾病和气候变化。

[涨姿势] 自 1970 年以来,地球野生动物数量平均锐减 73%


世界不同地区的下降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地球上一些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似乎受到的打击最严重。自 1970 年以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包括亚马逊雨林)的脊椎动物数量相对丰度下降了 95%。

“该地区存在一些有据可查的威胁。显然,森林砍伐以及热带地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大,”马可尼说。

马可尼解释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数量下降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壶菌的兴起,这种传染病已经摧毁了两栖动物种群并已经导致了灭绝。有证据表明,气候变化加剧了这种致命的真菌病——研究表明,不可预测的温度变化会影响动物的免疫系统,因此感染会使它们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另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中心非洲的野生动物数量也平均下降了 76% 左右。 

北美和欧洲的下降幅度较小,尽管这可能反映了这些地区将其环境影响“输出”到世界其他地区。此外,马可尼指出,到 20 世纪 70 年代,广泛的栖息地退化已经对这些地区产生了影响。 

事情并不全是厄运和阴郁。该报告确实确定了近几十年来一些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已经稳定甚至增长。例如,2010 年至 2016 年间,东非维龙加山脉的山地大猩猩亚群数量每年增加 3%,而中欧的野牛数量在 1970 年至 2020 年间从零猛增至 6,800 头。

除了一些好消息之外,该报告还描绘了地球野生动物种群的惨淡景象。

“野生动物数量的急剧下降是一个明确而紧急的警告。这些陡峭的下降表明大自然正在瓦解并变得缺乏弹性。当自然受到损害时,它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且更接近危险且不可逆转的区域临界点。当这种情况在全球太多地方发生时,它就会威胁到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喝的水和我们吃的食物,”世界自然基金会首席科学家丽贝卡·肖在一份声明中说。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