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更多 > 涨姿势 > 正文

[涨姿势] 大爆炸后仅 9 亿年就发现了最遥远的一对合并类星体

作者:精品下载站 日期:2024-12-13 17:27:21 浏览:13 分类:涨姿势

大爆炸后仅 9 亿年就发现了最遥远的一对合并类星体


这是已知最早的超大质量黑洞碰撞。

[涨姿势] 大爆炸后仅 9 亿年就发现了最遥远的一对合并类星体

即使在早期宇宙中,黑洞也会相互撞击。

图片来源:国际双子座天文台/NOIRLab/NSF/AURA/M。大蒜

天文学家在宇宙黎明的最后时期(大爆炸后约 9 亿年)发现了一对正在合并的类星体。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离最远(也是最早)的一对相互作用类星体,也是来自宇宙黎明的第一对相互作用类星体。

宇宙黎明是大爆炸后 5000 万年至 10 亿年的一段时期。在这些日期之间,有一个再电离纪元,当时第一批恒星和星系的诞生电离了遍布宇宙的中性氢。这是一个真正神秘的时代,在这里发现合并类星体——超大质量黑洞的活跃状态——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人们长期以来一直预计再电离时代存在合并类星体。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日本爱媛大学的天文学家 Yoshiki Matsuoka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现在这一现象首次得到证实。

使用斯巴鲁和双子座北望远镜,该团队能够对这对破纪录的望远镜了解很多。这些天体发出的一些光来自星系中重要的恒星形成过程。其中大部分来自活跃的超大质量黑洞,它们都比太阳重约 1 亿倍,因此比我们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 A* 重 20 多倍。

研究小组发现了两个类星体之间存在气体桥的证据,表明它们的相互作用反映在其宿主星系的更大尺度上。这对星系也正在经历一次重大合并。所有这些发现都为与宇宙这一时期相关的更广泛的问题提供了见解。

松冈说:“再电离时代类星体的统计特性告诉我们很多事情,例如再电离的进展和起源、宇宙黎明期间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以及类星体宿主星系的最早演化。”

[涨姿势] 大爆炸后仅 9 亿年就发现了最遥远的一对合并类星体


该团队将这一发现描述为“偶然”。在斯巴鲁的图像中,两个红点——疑似类星体——看起来非常相似,非常红,而且非常接近。斯巴鲁和双子座进行了后续工作,以确认它们的性质和距离,然后开始揭开它们令人难以置信的特性。

一项关于这一发现的更多细节的研究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即将发表的配套论文已提交给美国天文学会期刊发表,并可在 arXiv 上获取。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