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更多 > 涨姿势 > 正文

[涨姿势] 对抗效应:为什么网络政治“愤怒诱饵”如此有效

作者:精品下载站 日期:2024-12-13 14:39:35 浏览:14 分类:涨姿势

对抗效应:为什么网络政治“愤怒诱饵”如此有效


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社交媒体为何如此。

[涨姿势] 对抗效应:为什么网络政治“愤怒诱饵”如此有效

啊,是的,在社交媒体上度过了轻松的一小时。

图片来源:pathdoc/Shutterstock.com

微妙辩论和理性的和谐绿洲……遗憾的是,这并不是对大多数社交媒体平台的准确描述。让我们面对现实吧,评论部分的事情很快就会变得非常糟糕——但为什么会这样呢?一项新的研究探讨了作者所说的“对抗效应”,即用户高度关注挑战其政治意识形态的内容。换句话说,这让他们很生气。 

我们经常在社交媒体上谈论回音室,有证据表明人们会寻找与自己信仰一致的信息。总体来说确实如此,无论是倾向于与先前世界观相符的特定报纸、新闻网络还是 YouTube 频道。 

新论文的作者写道:“然而,只要浏览一下有关高度敏感话题(例如移民、枪支管制、气候变化)的社交媒体帖子,就会发现一种更复杂的模式,挑战了这种传统的意气相投偏见观念。 ”

毕竟,如果大家都只看自己认同的内容,评论区的争论也不会那么激烈。这种情况在选举期间最为明显,因为选举期间充斥着党派信息和对热点问题的评论。 

在一系列实地实验中,研究小组向超过 50 万美国人展示了政治 Facebook 帖子,分为两个阵营:支持和反对当时的总统和现任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内容涵盖了枪支管制、奥巴马医改和特朗普本人的主题,他们采用了与之前研究有针对性的 Facebook 广告类似的方法。 

在所有三个实验中都观察到了对抗效应。挑战用户自身意识形态的帖子的参与度更高;例如,自由派更有可能与赞扬特朗普的帖子互动,而保守派更有可能与支持枪支管制的内容互动。 

“这项研究有助于解释我们在网上观察到的大量有毒言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强烈地想要对那些与他们意见不同的人表达他们的愤怒,”杜兰大学的丹尼尔·莫洪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说道,他与杜克大学的珍妮特·施瓦茨博士共同撰写了这项研究。 “虽然之前的研究表明人们会避免与他们的信仰不一致的内容,但我们发现反意识形态的内容实际上会提高参与度。 ”

然后,现场测试的结果被复制到实验室环境中,使用支持和反对素食主义的信息而不是政治内容。随后,该团队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研究了一些可能导致对抗效应的因素。他们发现,一个话题越重要,用户就越有可能愤怒地发表评论。如果信息以更具意识形态威胁的方式呈现,效果也可能会增强。 

从本质上讲,似乎严重威胁某人个人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有可能引起足够的愤怒,让他们点击或发表评论。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没有给社交媒体网站本身带来任何特殊问题:“无论互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平台都会从保持用户活跃度中受益,”莫琼说。

作者指出,这项研究的局限性之一是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现实世界动态的复杂性。例如,人们可能会故意将内容分享到自己的网络,他们知道这些内容会引起对抗效应——内容创作者已经擅长利用这个概念来进行所谓的“愤怒诱饵”,这实际上是为了激怒人们。 

总体而言,该研究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更多地参与内容并不一定等于更多的共识,并表明对分裂性政治内容的许多反应来自异议者,而不是支持者。 

莫琼说:“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够为意识形态与在线参与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一个更加平衡的视角。 ”

该研究发表在《组织行为和人类决策过程》杂志上。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