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更多 > 涨姿势 > 正文

[涨姿势] 爱因斯坦、奥本海默和原子弹:他们关系背后的真相

作者:精品下载站 日期:2024-12-13 16:18:25 浏览:11 分类:涨姿势

爱因斯坦、奥本海默和原子弹:他们关系背后的真相


爱因斯坦在奥本海默的新电影中客串,但他在真实故事中扮演什么角色?

[涨姿势] 爱因斯坦、奥本海默和原子弹:他们关系背后的真相

《奥本海默》由汤姆·康蒂饰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希里安·墨菲饰演 J·罗伯特·奥本海默,由克里斯托弗·诺兰编剧、制作和导演。 

图片来源:© 环球影业。版权所有。

在即将上映的电影《奥本海默》的预告片中,很难错过的一个角色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是一位头发蓬乱、颠覆性的理论物理学家,无需介绍。请放心,爱因斯坦在电影中的客串不仅仅是好莱坞的奇幻故事(例如阿基米德在最新一期《夺宝奇兵》中不太可能出现)。 

虽然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从未直接在任何项目上合作过,但这两位科学家在他们的一生中确实有过交集。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两人在 20 世纪 50 年代爱因斯坦晚年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甚至可能还分享了对他们参与创造的原子怪物的想法。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最新电影将讲述二战期间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任 J·罗伯特·奥本海默 (J. Robert Oppenheimer) 改变地球的故事,他因在曼哈顿计划 (Manhattan Project) 中的主角而被称为“原子弹之父”。美国努力制造第一颗原子弹。

爱因斯坦在黑板前比在充满军事大佬的会议室里更舒服,他从未直接参与曼哈顿计划。他标志性的 E=mc2 方程解释了原子弹释放的能量等诸多问题,但他与原子弹物理制造的联系经常被误解。

1938 年,德国的一个科学家小组成功地分裂了一个铀原子,揭示了新的核“裂变”过程,能够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能量。  

爱因斯坦对这一发展持谨慎态度,他在 1939 年签署了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 (Leo Szilard) 写的一封信,警告纳粹德国有潜力开发“新型威力极其强大的炸弹”,并建议美国应该启动自己的核计划。这封信被发送给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他最终于 1942 年启动了曼哈顿计划。鉴于这一联系,《纽约时报》将爱因斯坦 1939 年的信标记为“发射原子弹和原子时代的力量”。 ”

事后看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尽管德国人发现了裂变,但他们距离研制出可行的核武器还差得远。相反,美国确实以毁灭性的决心成功地制造了原子弹。据说,当爱因斯坦听到广岛被投下原子弹的消息时,他说道:“我真是不幸啊。 ”

战后,爱因斯坦进一步表示,他对签署这封臭名昭著的信感到后悔,他说:“如果我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我就什么也不做。”

晚年,爱因斯坦继续严厉谴责核武器。 1955 年,就在他去世前几个月,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 (Bertrand Russell) 呼吁他签署《罗素-爱因斯坦宣言》,该宣言警告人类自身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作为人类,我们呼吁人类:记住你的人性,忘记其他。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通往新天堂的道路就敞开了;如果你做不到,你就面临着普遍死亡的风险,”它总结道。 

我们只能猜测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在战后关系中聊了什么,但原子时代的致命焦虑肯定是房间里的大象。 

1966 年,爱因斯坦去世十一年后,奥本海默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家发表了题为关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演讲。次年,他的言论发表在《纽约评论》上。在演讲中,他解释说,他认识爱因斯坦“两三年”,并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成为“朋友”。

“爱因斯坦经常因这些悲惨的炸弹而受到指责、赞扬或赞扬。我认为这不是真的,”奥本海默说。 

[涨姿势] 爱因斯坦、奥本海默和原子弹:他们关系背后的真相


“他的职责是创造一场智力革命,并比我们这个时代的任何科学家都更发现他们之前的人类所犯的错误有多么严重。他确实给罗斯福写了一封关于原子能的信。我认为这部分是因为他对纳粹的邪恶感到痛苦,部分是因为他不想以任何方式伤害任何人;但我应该报告一下,那封信的影响很小,而且爱因斯坦本人对后来发生的一切确实不负有责任。我相信他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他补充道。

和爱因斯坦一样,奥本海默因其对所谓“悲惨的炸弹”的支离破碎的看法而闻名。 1945 年 11 月,就在广岛投下原子弹、有效结束太平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个月,他从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辞职。在告别演说中,他没有明确为制造核弹道歉,而是将其视为人类解开宇宙和征服自然世界的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尽管如此,他清楚地知道,如果核武器落入坏人之手,将会面临什么危险。据报道,他后来说道:“如果原子弹作为新武器被添加到交战世界的武库中,或者添加到准备战争的国家的武库中,那么人类将咒骂洛斯阿拉莫斯和广岛。 ” 

奥本海默电影于 2023 年 7 月 21 日在美国和英国上映。目前尚不清楚爱因斯坦将在故事中扮演什么角色,因此猜测太多是没有意义的,但很清楚这些内容是什么两个人物有共同之处。 

两人都是聪明的大脑,具有敏锐的人性意识。然而,就像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的寓意一样,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他们向世界释放的知识有能力创造怪物。作为这门科学的兜售者,他们是否负有一些责任?或许克里斯托弗·诺兰会有一些答案。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